高频火花机检验方法的特征,在《国外电线电缆火花机检验概况》一文中已作介绍,现将我们对样机进行的一些主要试验略述如下:
1、与工频检出能力的对比
为了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功效,试验安排在工厂的电缆护套挤塑生产线上进行,并使电缆护套首先通过高频火花机检验,又随即通过工频火花检验。检验电压,不论高频或工频,全部采用13千伏,并使护套表面任一点经过高频电极的时间为0.2秒,经过工频电极的时间为1秒。试验数据和结果如表1所示。数据表明,两种方法具有相等的功效。但是按照试验的先后顺序可以认为,3千周高频火花检验优于或至少等同于工频火花检验。
2、对护套中细小缺陷的检验能力
为了比较两种方法对护套中存在的细小缺陷的检出能力,试验安排在护套挤塑生产线上进行。试样选用一根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电缆,在电缆护套上按一定距离人为制造缺陷,方法是用Ø0.6毫米大头针,垂直刺入和斜向(与护套表面成300角)刺入护套直达内钢带。电缆试样首先通过高频检验,随即通过共频检验,有关检验数据如表2所示。
试验结果表明,在检验电压较低时,高频检验对于细小缺陷具有远较工频为优的检出能力。
3、高频检验对护套中“弱点”的检出能力
为了探讨高频检验方法对弱点的检出能力,试验采用不同厚度的无刺孔的聚氯乙烯薄膜,将其紧贴在厚度为2毫米已用大头针刺穿的聚氯乙烯试片的上方或下方,然后以3千周正弦波电压进行耐压试验,用作模拟护套虽有缺陷,但尚未构成穿通的“弱点”。试验选用刷形电极为上电极,金属平板为下电极。施加电压时间一律取3.3毫秒,使试验更接近检验情况.试验数据及结果如表3所示。
试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分散性,但一般可以表明,在规定的周期内,高频检验对非对穿性缺陷具有相当的检穿能力。其击穿电压将随未穿通部分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加。